查看原文
其他

人人需上《大学》,个个见道​修真

请您关注👉 道炁学苑 2023-08-24

弘道净炁   身心合一

自利利他     皆大欢喜

  生命·命运·健康-共同体  

 开脉轮  调百病 

 乐明空  慧心净 


公益国庆开脉轮

道炁开脉轮乐明空常净





开脉轮明空净




人人均需上《大学》,个个见道去修真!


(常明整理解读)


第一部分

引    论



先说儒教:


儒教,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,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,以天子为宗教领袖,以孔子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-公元前479年4月11日)为先师,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神道设教。西汉中期,孔子被封为商汤的后代,先王祭祀之。到东汉,国家正式把孔子作为国家的公神。唐代,命令每个县都要建庙祭祀孔子。每年春秋两次大祭,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。清代,孔子祭祀一度成为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“大祀”。

荀子说“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。诗言是其志也,书言是其事也,礼言是其行也,乐言是其和也,春秋言是其微也”, 即《诗经》教言圣人之志,《尚书》教行圣人之事,《仪礼》规定圣人之行,《乐经》乃和圣人言,《春秋》乃圣人微言大义。“温惠柔良者,《诗》之风也;淳庞敦厚者,《书》之教也;清明条达者,《易》之义也;恭俭尊让者,礼之为也;宽裕简易者,乐之化也;刺几辩义者,《春秋》之靡也。”

孔子“治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六经”。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《论语》为四书,直指人心,见性修道行道的最早论述。



大学他说


大学,是成人的学问


谓之“大人”之学、帝王之学,非也!

所谓“大人”这个名词,在群经之首的《易经》里,就有二十九处之多。例如:在乾卦九二、九五、“利见大人”,升卦的“用见大人”,革卦九五“大人虎变”,等等。《乾卦·文言》上说:“夫大人者,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,天且弗违,而况于人乎!况于鬼神乎!”(人人可为之


大学的“大” ,《道德经》云: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……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人居其一焉”。


凡有志于学内养的功夫和外用的知识,皆能达到某一个水准,可称之“大人”。


从19世纪末20世纪的初期,乡村家塾请来了落第秀才,或是所谓“命薄不如趁早死,家贫无奈做先生”的老师,呼朋唤友,约了几个孩子或十几个儿童,开始读书。这种情形,清人有诗云 :

一群乌鸦噪晚风,诸生齐放好喉咙。
赵钱孙李周吴郑,天地玄黄宇宙洪。
三字经完翻鉴略,千家诗毕念神童。
其中有个聪明者,一日三行读大中。

百年前儿童启蒙书本(读物),最基本的有八本书,《百家姓》《三字经》《千字文》《千家诗》《神童》《鉴略》。深入一点的,加上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。




心性之学,

确是中国周秦以前文化的精髓。在那个时期,世界上,除了希腊文化中的哲学部分略有近似以外,只有印度文化中的佛学,才是专门独到的心性之学。不过,在曾子、子思的时代,佛学并没有传入中国。但在春秋的初期,中国文化学术儒、道、墨等分家的学说还未萌芽,就有早于孔子而生的管仲,对于心性之学已有湛深的造诣。——南怀瑾


《管子》一书,也有〈心术〉〈内业〉等篇论述心性修为。



倪培民

孔子更相信的是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。整本《论语》记录孔子言性之处只有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”(《论语·阳货》)这一句话。另一处出现“性”字是“子贡曰:‘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闻也;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’”(《论语·公治长》)。可以推见,对孔子来说,成为一个君子、仁人,与其说是某种天赋、天意,不如说是学习和践行修炼的成果。《论语》之首章以“学而时习之”开篇,历代学者多认为不是偶然。它反映了孔子所代表的,不是强调天赐而具有合法性的倾向,而是相信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修炼,以人配天,展现天道。

 

心性论之成为一种学说,始于孔子之孙子思和孟子。子思所作的《中庸》开篇就说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”,所以知性就是知天命,属于最高的知;率性就是道,是行天道。这里,“性”与“天”相关连,天地正气和人格生命,宗教信仰和道德实践合而为一。孟子进一步提出他的性善论,把人性当中的“四端”,即恻隐之心、羞恶之心、辞让之心、是非之心,当作天赋于人的“性”。思孟之心性说在很长时期内一直不是中华文化的主流,甚至不是儒学的主流。其成为儒学主流,是直到思孟之后1000多年,通过宋儒的重视,并将其与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”(《尚书·大禹谟》)


这句所谓“十六字心传”联系起来发挥,使之上接尧舜,构成一道统,又相应地将《中庸》和《孟子》列入《四书》,作为儒家核心经典,取代以前《五经》的位置,才促成了思孟心性之学在儒学和整个中华文化中地位的大幅提升。而宋儒使心性理论最终成为儒学的核心话语,其中当然有学理上的脉络,但更为直接的动机是以此回应来自佛老的挑战,弥补儒学自身仅仅作为社会日用纲常而在“上达”天道方面之不足。整个宋明儒学对心性问题的探讨,都是在佛老心性论广为流传的背景上,以重新诠解和发挥先秦儒家心性理论而展开的。宋明儒学家们一方面吸收佛老理论当中的思想和话语,一方面又从先秦儒学中寻找资源,将儒学拔高到天道、天理的层面,在“理”、“气”、“心”、“性”、“天道”等本体论概念上展开论证,成就了儒学的复兴。(倪培民:心性之学与当代儒学的世界化——《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》发表60周年评议)



关于身心:

身体内部的结构,血肉、神经、骨骼等,形成五脏(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)、六腑(胆、小肠、胃、大肠、膀胱、三焦),以及外形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体。联结在一起,大如外形躯体,细如每一毛孔,整个系统,自己都具有一种触觉的作用,这是生理的、物理的反应。当触觉的反应交感与知性的知觉相结合,便形成为心理、意识的种种感受。由此配合“所知”发生作用,便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行为。


所谓“心”的现量境界,是没有起意识思维,更没有动用知性的分别思量作用时,即没有睡眠,也没有昏昧的情况,好像无所事事,但又清清明明的存在,那便是“心”的现象。
明代苍雪大师的诗说:
南台静坐一炉香,
终日凝然万虑亡。
不是息心除妄想,
只缘无事可思量。
《易经》说,心性属刚,身体属阴,阳中有阴,阴中有阳,交互变化,呈现出生命的作用。因此,人生的一切作为,还要看每一个人所禀受生理的情况,而形成“外用”行为的结果。当一个人“知性”在理智上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可以的,但是自身另有一个力量强过了理性,结果就非做不可。
行为与健康、情绪关系很紧密。《内经》说:五精所并。精气并于心则喜,并于肺则悲,并于肝则忧,并于脾则畏,并于肾则恐。是谓五并,虚而相并者也。


喜、怒、哀、乐是情绪,属于修身范围,不属于修心的心、意、知性范围。
《中庸》“中”(音种)。“虽不中,亦不远矣”。“喜、怒、哀、乐之未发谓之中”,是指“情绪”没有发动的境界。换言之,是并未动情,更未引发“意气”的情况。但人到底是有情的动物,“无情何必生斯世”“天下谁能不动情”,只要“发乎情,止乎礼义”。

“知,止而后有定”,便能做到“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”了。因此,《中庸》,开头就先从天命之道的“知性”,提到《大学》所谓“诚意”的“慎独”。以后便特别说到:喜、怒、哀、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子思把“中和”的境界和作用,高推到“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”多么真善美的圣境上去,而且又很切实于人情的平凡状况,这就是人道的真现实,并不外于人情。



大学之道,要教化社会上的人,上至天子,下及任何一个平民,都须具有这种儒者的学问修养,才算是完成了一个国民人格的教育标准。如曾子所说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”。


《西游记》的四五个人物,作者把心身意识演化成小说,将心猿意马,化出代表“心”的孙猴子。代表意气的是一匹龙马。猪八戒代表了人的大欲,特別喜欢男女饮食。一个晦气色的沙僧,代表没有主见的情绪,只能挑着行李,担起这个皮囊跟着猴子、猪八戒跑。那代表整个完整的心身生命的,便是唐僧。从表面看来,他是世界上最老实的笨人、善人、好人,虽然一路上他所遭遇到的,处处是艰难险阻,都是妖魔鬼怪,而在这三四个鬼精灵伴随下,走完一段人生的道路,但由于“诚意、正心、修身”,所以成功!



关于格物

真能到达“能知”的本根,同样就可知道万事万物的性理。因为万事万物理性的本元,与“德”的“能知”之性,是一体的两面。换言之,这便是曾子指出儒家孔门之学“心物一元论”的根本学说。所以后世儒家也知道,“民吾同胞”,人人都是同胞。“物吾与也”,万物都与我有密切相连的关系。因此说,把“物”字与“格”字联合在一起,凑成一个名词,叫做“格物”。换言之,“格物致知”的道理,只要在孔子的孙子、曾子的门人子思所著的《中庸》中,就有明显的解释,如说,“唯天下至诚,为能尽其性。能尽其性,则能尽人之性。能尽人之性,则能尽物之性。能尽物之性,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。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”。由此可知尽人之性,还只是自我“内明”学养的一段功夫。进而必须达到尽物之性的“格物致知”,才是内圣外王(用)的学问。
“致知格物”的指标,统统是为了“诚意、正心、修身”而点题。这也是《大学》之所以为成人之学的要点。因此他便有后文的结论说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此谓知本,此谓知之至也。”
“致知格物”“物格知至”的内涵便是佛的“心能转物,即同如来”。也就是禅宗大师们所说,“心物一如,浑然全体,本无内外之分”。



关于中庸:

天命之谓性上天自然给与的禀赋、本性、心——见道。

率性之谓道,——修道。

修道之谓教”——行道。

这个道——天人之际,人同天两个不相隔离的,人同鬼神也不相隔离的;以人为中心、人道为中心,如何去明道而起行的道,这就是“修道之谓教”。这三句话下面所有的解释都是在这三句话的原则之下的变化。

“教”字是效法的“效”,“效”也是“学”的意思,修道就是教育的目的。人有思想、有教育、有文化,可以把坏的一面把它修正、改过来,这是《中庸》这三句话的原则。


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

这个“道”、功夫修养,不可以有一刹那离开,这个“不可”,教我们认清楚“见道”的方法。人,生来个个有道,就是自己忘记了。“不可须臾离也”。

“可离都非道也。”说——道啊,修它就有、不修就没有,那不叫做道,那是修得来的,没有用。“天命之谓性”,人人生命当中本来有的。“可离者非道也”,离得开,做功夫再回来、不做功夫又掉了,这个不是道!真正的道,就同佛家说的一样,一悟千悟、一得永得,不掉的;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,是同样的道理。这个道是没有变动过。所以讲,这几句话是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的哲学,是万古的名言。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”

“修道之谓教”。事实上我们这些人啊,生下来以后把道离开了——不是离开,道没有离开你——蒙蔽住了,自己蒙蔽住了,不晓得自己的本身有那么大的宝贝,道是永远跟着我们的。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见道啊?是后天的情、识、观念把这个道挡住了。

怎么样修道呢?要“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”。在行为上讲,在修道上来讲,他说所以啊,我们每一天都在做事,要小心,自己要做个范围——戒,要谨慎。“其所不睹”,看不见的地方要小心,为什么呢?就是曾子在《大学》上讲的“小人闲居为不善”。一个人平常很道德,很严肃,当你一个人在房间里头,都关起来,都看不见的时候,你什么怪相自己都会做得出来,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,这就不是修道人的规范。



修道人“戒慎乎其所不睹”,一个人都看不见的时候,乃至鬼都看不见你的地方,等于平常那个在佛堂里、在教堂里、在孔庙里、在父母的前面、在祖宗的前面,完全是一样,这是修道的行为。所以“戒慎乎其所不睹”,表面和背后完全一样,那还不算数;看见与看不见的地方一致,这是道德的标准、行为的标准。
“恐惧乎其所不闻”,恐惧,害怕。你说没有关系,我们骂他两句,不要紧,他听不见;果然别人、第三者是听不见,我们自己(却)违反了自己天性上的道德。即使没有人听见,乃至没有鬼神听见,可是一样要恭敬而严肃,这是行为的标准,也就是一个人有没有教养,教养的标准。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的教育,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诗经》朝这一条路上走。但这两句话这样解释就是根据上面“修道之谓教”(来的),“修道之谓教”就是“行”了。假设拿修道来讲,同上一句“天命之谓性”的见道来讲,又不同了。那么,两个字你要注意——“睹”,眼睛看见;“闻”,耳朵听见。


他说道在哪里见呢?“戒慎乎其所不睹”,看不见的,见而不见,那个地方是道的体。所以要想见到道的体,“率性之谓道”,真正是自己“天命之谓性”。你如果打起坐来,前面有光,不是道;道是看不见的。看见有光、看见有个佛像、看到了孔子,都不是!道是看不见的,它无形色,也无声音。所以《中庸》最后有交代,“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”,这个本性啊,不可见、不可闻、不可得,它充满宇宙之间,空灵绝顶。所以说,“戒慎乎其所不睹”,一切无所见、见无所见的地方,正是你见到自己本性、悟道的时候。可是一切人修道,总要抓一点东西吧,而且有时候看见什么啊?啊,我看见莲花了,看到菩萨了,看到上帝了,就是习惯性都要看见一个东西或者是道。
“天命之谓性”,(这个)“性”不是肉眼可见——不可见处体会这个性命的本来,你就差不多到了。所以“恐惧乎其所不闻”,换句话,你(要)小心、谨慎,有所闻、被声色所扰的不是道,有形可见也不是道。所以你们大家研究佛家《金刚经》也一样,释迦牟尼佛也这样说: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”。那么跟《中庸》一比一样,(只是)两个表达的方法不同。所以不可见、不可闻,“天命之谓性”,本性的境界。我们刚才是进一步解释这两句话是“见道”、“修道”同“行道”,都连起来把它说明了。下面跟着说:
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




第一个,道这个东西到底不可见,你说人家明心见性,见个什么?有人说,啊哟,我功夫到了,看到一个亮光,这就是本性了。不是的!那是“相”,着相就不是了。“戒慎乎其所不睹”,看不见,听也听不到,一切耳目所不到处——差不多你可以了解这个道了。“莫见乎隐”,“莫”是不可以、没有。因为你要见道,我们一般人去追求一个道,不管你修儒家、修佛家、修道家,总想追一个道,一般人修道总想得道;“得道”是个名词,得道并不是抓到一个手表一样,总算我偷来了,那个叫得道,世俗把拿到叫得到。真正见道是一切放掉,什么都放下,那个才是见道;同世俗观念(是)两样的、相反的。“莫见乎隐”,我们的习惯,去修道一定找一个隐秘、不可知的隐秘——“隐”就是秘密——都认为道是非常奥秘的,去找那个奥秘,想在奥秘中间去见道——错了!那里见不到的。


道在哪里见?——“莫显乎微”,到处都是道,摆在那里明显得很。很精微的道,很明显地摆在这里,处处有道。庄子就提出来,“道在屎溺”,道在哪里?道在大便、小便,厕所里都有道,吃饭也有道,就是生活之间没有哪一处不是道。所以讲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(所以)君子慎其独也”,也是体和用两个一起来了。

讲用,讲行为,就跟到上面说,“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”我们修道,不要认为,人看不到的地方、没有人知道,那么可以乱来——不可以!要“君子慎其独也”。单独自己一个人在这里,如对大宾——就是说等于对长上。我们历史上许多有修养的儒家,退朝之后,坐在家里,在书房还穿着朝服,非常严肃。“如对大宾”,像对着皇帝、对着父母一样地讲话、做事情。在历史上好多这样的榜样——过去都是儒家的教育。“慎其独也”,单独在一起,如面对上帝、面对菩萨、面对祖宗、面对父母那么严肃,这是“形”上。实际上,在见道方面,过去讲过曾子的“慎其独也”,超然之独立,孤零零地存在,那是独。




慎独,有很多的解释。这个真讲修道的功夫来讲,禅宗百丈祖师所讲的话,“灵光独燿”,孤零零的,所以有些人修养到达了,那么,就是定、静、安的功夫在这里,所以说,见道与修道,开头这几句话,统统告诉我们了,非常简单。
《中庸》《大学》里头,拿佛家禅宗的话讲,都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,就是这个法门,单刀直入,告诉我们道在哪里,怎么样明心见性?就是那么简单。同时它也包括行为,修道人的行为在哪里,怎么样修?具体怎么样修定?就是根据前面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”所谓见道、修道、行道这个道理来。因此: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


“中节”这个“中”不念中(zhong1声)了,而是念“中(zhong4声)”,打靶一样打中了。从心理上起,做功夫起修。儒家的修心养性,怎么样修心呢?他说,我们的心理,有喜、怒、哀、乐这四种,他把情绪的变化分这四种,喜、怒、哀、乐之未发,没有“中(zhong4)”,不怒不喜;没有伤心悲哀,也没有高兴,平平淡淡,此心不动。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,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,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做“中(zhong1)”,中性,道的中性,不动。那么《中庸》叫“中”,佛家叫做“不动地”,各种各样的名称很多了,或者叫“未心定处”等等,等等。《中庸》直接告诉你,喜怒哀乐都没有动,这个叫“中(zhong1)”。比如说,我们拿比较来说,大家喜欢流行的禅宗,喜欢用寒山的诗,“我心如秋月,寒潭清皎洁”——太冷了!这个境界太凉了。喜怒哀乐虽然没有动,未免带一点点悲哀的情调,不“中”,还是偏了。后来有个人说:“我心如灯笼,点火内外红”——太热了,未免还是不好。虽然喜怒哀乐未动一些,未免有一点带怒容,太热了,有点光火,还是不“中”。中者,喜怒哀乐没有动,这个境界,只要我们自己在自己内心上随时可以找到“天命之谓性”的这个中庸境界。喜怒哀乐没有动以前、未发动以前,不是没有动噢!快要发动了——“中(zhong4)”是已经发出了作用——还没有发,快要来了,事先知道,没发之谓“中(zhong1)”。



但是那么修道的人,一般的修道都认为,修道的人没有喜怒哀乐,一般人的观念里头认为,修道的人一定什么都不生气的,你把他的头、鼻子割掉了倒过来装他也不生气——那叫做泥巴人,不是修道。修道不然!形上讲体,喜怒哀乐未发的,适当有喜怒哀乐,还是个人,但是要发而皆中节,恰到好处。这个叫做“和”。真的不起用,换句话说,喜怒哀乐都不动,在佛家来讲,是小乘罗汉的境界。大乘菩萨的境界是“发而皆中节”,他就能够入世。比如说今天你爸爸妈妈死掉了,你说,因为我修道,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我哭都不哭——你把它压下去,还有情感哪!真的连情感都没有,那这个道这个中庸不必修了,这个是叫做“昏庸”,那不叫做“中庸”。当然,亲生父母过世,或者看到人家遭遇大悲惨的事,掉几颗同情之泪,是应该得很噢!“发而皆中节”。当然,在这里听中庸的时候大家很平淡,一个人一进来“唉呀,我的妈呀!”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起来,那就不中庸了,不中节了,疯子。要“发而皆中节”,所以,当为孝子的时候为孝子,当为忠臣的时候为忠臣;出家就是大法师,在家就是大菩萨;做媳妇就像个媳妇,做儿子当然像儿子。当然鼻子像鼻子,眼睛像眼睛,反正样样“中节”了——恰到好处!啊!人生“中节”叫做“和”。


换句话说,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”是体,修道,“天命之谓性”。那么“发而皆中节”就是“率性之谓道”。那么怎么样去修它呢?所谓中,就是这个体;和,就是这个用。所谓“中也者”,那个境界,我们学佛的讲“万缘放下”,万缘当然包括了喜怒哀乐,都放下了,这是中——道体。“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”,根本的道体。
但是得了道不能不起用啊!不起用何必修这个道呢?起用要“发而皆中节”,所以你说古人也辩论啊,修道能不能发怒?尧舜也发怒噢——武王一怒而安天下。这种怒多怒几回蛮好的,天下太平!为什么不可以怒啊?所谓怒目就是金刚——你看佛家的庙子,瞪起眼睛、拿起武器、要吃人,魔王一样的,他也是教化,只好拿这个教化;慈眉就是菩萨。怒目金刚、慈眉菩萨,是喜怒哀乐的变相,都是道之用。所以说,要起用,用到恰到合适的时候,“和也者”,“天下之达道也。”达者,能够用;不能去用,这个道修来干什么?没有用的。
所以,“中”跟“和”,一个“体”,一个“用”。体用要不分,要合起来,体用不分。光用而不能返回道体,那就是普通人,在佛家讲,是绝对的凡夫;光晓得清净就是道、不能起用,在佛家的观念就是罗汉,没有用,死东西。所谓禅宗就骂人“死水不藏龙”,没有用。所以,由体归用、舍用归体、应用自在,佛家叫做“观自在”——观自在菩萨。儒家叫中、和。“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那境界大了!



体、用,一切无一不在道中;整个的宇宙,一个宇宙的中心,合拢来,天地的这个宇宙,地球在空间的转动,太阳、月亮转动,它因为在这个宇宙之“中”,不偏,永远在这个中心点在转。所以人这个修养,效法这个天地呀,到达这个中和的境界,“天地位焉”,跟天地同位,同一位,所以道家修道成功的人,他也吹这个牛:“宇宙在手”,修道成功了,宇宙抓在自己手里;“万化由心”,一切变化由他的心念一动,就是所谓“神通”。儒家不讲这一套,这些在儒家看来是鬼话,不谈这个,只讲道理。“天地位焉”,就是智慧、神通,无一不自在,本位的,也就是禅宗六祖悟了道以后,“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能生万法”。(这是)“天地位焉”。
“万物育焉。”一切万物一切众生生命的根源,就是这个东西。这个东西在儒家叫“中”、“庸”,他的境界修养到最高的——致中和。那么,我们拿道家的道来讲,这个道家的道就是清虚、上清——道家说:“老子一气化三清”,太清、上清、玉清——整个太清的境界。拿佛家来比方,这就是大涅槃境界,啊!大涅槃的境界,一切圆满,一切归一。所以他说,道是这么一个东西。
现在首先告诉我们中庸,中庸的修养。这里附带讲,我们就学术上的研究有个声明,从宋元以后,讲做功夫修养,理学修养,都讲“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”;但是,在我的观念,《中庸》《大学》百分百对,没有错;(但你)自己可不要认错了!——喜怒哀乐是情啊!不是心哦!不是念。喜怒哀乐是情。在中国文化里头情跟性两个是分开的。



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”,性;喜怒哀乐来,就是修心,没有见性哦!“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”,讲修心哦、所谓明心哦!拿佛家禅宗讲明心见性那个明心哦!下面这一段“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”一直到“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”,是明心哦,不是见性哦!所以中国《礼记》分这个人“性”与“情”,人的情就是感情、情绪,情绪分七种,所以叫七情六欲。

七情:喜怒哀惧爱恶欲,这是《礼记》所讲的“七情”。主要的这个四柱,算八字一样的喜怒哀乐四柱,这四种情绪是我们经常动,但是心理的思想。

那个“见性”在哪里呢?“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”那是见性。心,那个性、那个动念,我们思想那个动念怎么来怎么去,看不见的啊!所以老子经常比方它是“隐现莫测”呀!佛也说是这个东西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的。那么,为什么儒家的修养侧重于情呢?后世宋明理学家十个有八个,几乎把喜怒哀乐当成是心理作用。这是错误的,大错误!喜怒哀乐(是)情绪哦!


(南怀瑾)也许我等于常常讲的话,是推翻了古人的。假设早生八九十年,这样上课的话,明天讲话的东西就没有了,哈!就掉了。现在的民主时代,可以把这个学术的错误提出来。这一杆子一打,几千年的人统统一棒子就下去了。他说这是什么道理呢?我们要搞清楚啊!譬如我们一个人,你看有人,我们在座的人大家有这个经验——今天你好好的,突然有个人、有个同学、朋友来看你,你发了很大的脾气,很不高兴。你自己想想很无聊,“他也没有得罪我、来看我,蛮好的么!”嘿,为什么今天情绪很不好?这个情绪里头一定有那个脾气,怒,很怒!这个情绪是生理来的;理性上想:唉!何苦呢?对人家笑一下也好啊!可那个脸上绷不起来笑诶!那个神经拉不开啊!牙齿都咬紧了,皱眉(怀师做表情,众笑),啊,就是这个样子哦!因为对人家真讨厌吗?没有啊!可自己情绪非常闷。所以喜怒哀乐是“情”,不是性。

但是《中庸》教我们做功夫修养,先把“情”——即所谓变化气质。“情”大部分是属于生理上的、身体的关系——生理上气质变化了,养心养到中和的境界不会不见性。所以,修心不会不见性。所以,修心自然就可以养性。佛家讲明心见性,儒家是修心就养性。所以喜怒哀乐始终培养到和平,永远在和,和就很难了。一天到黑既无欢喜也无悲,很平静,太难了!



正在中午睡午觉睡惯的人,突然中午来个两三个客人,给你拖住了,不能睡午觉,你到三四点钟的时候啊,又想困,又累,又有人家跟你谈话,你那个谈话中间“你好吗?”“哦!”“真好吗?”“差不多哦!”那个眉毛就皱起来了。啊,虽然没有发脾气,已经在里头发怒了。自己对自己发怒,而且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嘛!我想你们都活到了二十多岁以上,都有这个经验。脸坐着绷下来,一个人都看不见,有时候对自己发脾气的。觉得自己好讨厌!啊,对不对?有没有这个经验?哦,这就是“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”。别人看不见,你自己对自己……有时候想想自己真会悲哀起来。会不会?有这经验吧?如果没有经验要赶紧经验过哦!人生没有这个经验不叫做人生!(一笑)人尤其在单独在一起的时候,你的情绪变化,喜怒哀乐啊,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,一股拉塌杂烩统统会来,各种情绪。这个道理呀,你的修养,气质变化不了,心性修养之道免谈!都不是。

所以《中庸》是非常切实的一个东西。不管你是学佛、学道、做哪样,所以我以前经常讲,不把《大学》《中庸》都弄好,你学佛也不成,学道也不成。

学问之道,需要变化气质,这个气质,啊,换句话说修养之道先把气质变化了,再谈见道。《中庸》的路线就是这个路线。这个路线是基本修养的功夫,从行为道德上入手的。

(以上部分,主要是选摘南怀瑾先生讲课资料。感恩!)



第二部分


直指心性的《大学》

——常明领略


列子说:“东方有圣人,西方有圣人,此心同,此理同。”

孔子(出生于公元前551)老子(出生于公元前571年)佛陀(出生于公元前563)基本同一时代。孔子直指人心,明白心性,见道修道行道证道的心法,主要体现在“四书”中。《大学》《中庸》直指人心,见到修道行道,《孟子》特别阐述了修行次第。


《大学》《中庸》等直指人心的心性之学,一贯儒释道。儒学,是人、是人类必需的基础文化修养课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。

常明修证佛法后研究《大学》断句释之。



大学之

在亲民。

于至善。

而后有定,

而后能静,

而后能安,

而后能虑,

而后能



大学,相对于古代8岁上小学,学习洒扫,应对。18岁成人冠礼仪后,应当进入大学的状态学习大人应有的学问叫大学。

古人八岁入“小学”。先由学习洒扫应对开始,渐渐地学习“六艺”——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

洒扫,是人生基本的生活卫生和劳作。

应对,是人与人之间,所谓人伦之际的言语、礼貌、态度。

“六艺”所包括内容很广:

礼:是文化的统称。

乐:是生活的艺术,当然也包括了音乐。

射:是学习武功,上古远程攻击的武器,以弓箭为主,所以用射箭的射字作代表。

御:是驾御马匹和马车等驾驶技能。

书:是指文字学,包括对公文的学习。

数:是指算术和数学,是上古科学的基本先驱。

由八岁入“小学”,到二十岁,已经不算是童子,在家族中,要举行“冠礼”,算是正式成人了。但是“冠礼”之前,又有一说,十八岁束发,也算成人了。“束发而冠”以后,再要进修就学,那就要学“大学”了。




之:“往””到……去 “等等意思。


道: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

孔子曰:子曰:朝闻道,夕死可矣!

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

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

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


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——中庸[“天命之谓性”,自然之道,就是见道。“率性之谓道”,就是修道。“修道之谓教”是行道(以人为中心、人道为中心去明道而起行的道,是“修道之谓教”的道)。]

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,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

子曰:道之不行也,我知之矣:知者过之,愚者不及也。道之不明也,我知之矣:贤者过之;不肖者不及也。人莫不饮食也,鲜能知味也。

至道弘深,混成无际;体包空有,理极幽玄。

(非心非物、即心即物,本来体性,勿以名状,无极物上,虚无自然)




在明。决定于明白的境界与程度。

在:在于(决定于)。明,光明。明白,清楚,知道,了了灵知,觉知。


明德。明白的关键在于明白德的修养和积累,乃至于德行圆满。

德者:知、仁、圣、义、中、和。宽而栗,柔而立,愿而恭,乱而敬,扰而毅,直而温,简而廉,刚而塞,强而义(宽厚而庄重,温和而有主见,讲原则而谦逊有礼,聪明能干而敬业,善于变通而有毅力,正直而友善,直率而有节制,刚强而务实,勇敢而符合道义)。

明德属于自觉


在亲民。明德的根本决定于亲民的状态与程度。

亲,亲近,亲密,亲爱,亲热,爱,亲自。 仁者爱人。

民,人们,大众,民众。人民,仁民也。

亲民即觉他


在止。决定于能止所止能力和境界。

止:恶行即止;止己不作为,行于正道,修证不断。

见善而怠,时至而疑,知非而处,此三者,道之所止也。

鉴于止水;唯止能止众止;止吾止也;心之所安为止;至于而不迁之谓止;人而无止,无止而无礼节也;谓德行曰行止。


于至善,决定于到达善的高度与宽度、境地程度。

至,到达。善,道德修养的良好境界。

至善,可作一词解,各自能够达到的最好品德修养,是觉行圆满,得道成圣!

一切众生皆是佛化身,皆可成为齐天大圣。


知。明白,清楚,灵知了了,知道。

觉悟、智慧、了解、懂得、通晓;出于口者,疾如矢也!





而后有定:能止所止,退进适宜。合于中庸,保持定力。

而后能静:水止静心,明鉴如镜。映照事物,了了清清。

而后能安:安安稳稳,清清静净。八风不动,端坐紫金。

而后能虑:忠恕仁义,名利得失。高下大小,礼智信思。

而后能得德得道,心性知道。见修证道,成道了道。


物有本末:道为本体,法术器用。正知正见,自在道中。

事有终始:事以理成,理在事中。初心得定,善始善终。

知所先后:能知所知,事物心知。大道至简,一以贯之。

则近道矣: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。己欲达人,己恶勿施。



古之欲明明(明心见性,见道。穷理尽性,以济天下)德(悟后起修,修德、积功累德)于天下者(德泽四海,教导帮助、兼济天下人),先治其国(管理治理本人封地、干好本行、坚守本分、安于本分,取得事业成就),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(齐家,统领好家族)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(肉身躯命安康,体态安然端庄)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(心者,性之所生也,一无所有,空空如也,应无所住,离相无相。大圆镜智)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(诚,诚实。意,心意、意念,念头、意志-意气,乃至情感、情绪。妙观察智)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(见到知性,能知所知。平等性智),致知在格物(格者隔也观自在,感而遂通境物来,内照心性物化我,常乐我净知道开!格物,以能知心性对所知物性,进而心物一体一元,能尽人之性,则能尽物之性。心物一如,浑然全体,本无内外。心能转物,即同如来)。物格而后知至(能知所知,“知性”自性本自“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”。摄用归体,并无自性,波澄浪静、水源清澈,原本就是,至善“知本”,“知之至也”)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

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(成人修身之学,人人应该。一切众生,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。)其本乱而末治者,否矣。其所厚者薄(所重视之事物,而轻薄对待)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此谓知本,此谓知之至也(明心见性,得根本智。孔子曰: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知斯三者,则知所以修身;知所以修身,则知所以治人,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。)



六字证:止-定-静-安-虑-得——德道!


九字纲:大学=道-明-德-亲-民-止-至-善-知

          

八条目:格物-致知-诚意-正心-修身-齐家-治国-平天下



格致诚正,修齐治平。

知道德,至亲民。

止定静安虑,修身为根本。

心物同一体,格物总归




第三部分


孟子传法心要



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


人的心思变化多端,往往恶念多于善念,非常可怕。道心惟微,微妙得很,看之不见,摸之不着,无形无象,在在处处,无所不是。舜传大禹修养道心,惟精惟一,只有专精,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,一心不乱,戒、定、慧。

“精”“一”修道,思想情感这种人心,化为道心;达到精一极点之时,就可体会道心,天人合一。得道以后,还要起用,入世出世,做人做事,允执厥中,取其中道,不着空有。出世圣道,入世外用,正心诚意,修齐治平,贡献社会。内圣外王。君道便是,领导统管、也是教化之主,更是全民家长。



讲修心养性次第

可欲之谓善,有诸己之谓信,充实之谓美,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,大而化之之谓圣,圣而不可知之谓神。”这一段将养气与尽心合在一起,立了六个修学的程式。

“可欲之谓善”,就是心中法喜充满,一心向道,行住坐卧,待人处事,无不合于道,教你丢也丢不掉。

“有诸己之谓信”,“有诸己”的“己”,就是自己;你无为的功夫做得好,自然身心安祥,感觉轻安,“有诸己”,那种知道相应的初步现象到自己的身上来了,这是“之谓信”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有了消息,而自己也亲身体会,能够自信自肯。

“充实之谓美”,由此仍须更进一步,身体充实,气机充实、心也充实,同时见地也到了。“充实”这个境界,天上地下,什么学问自然而知,无师而知,“不思而得,不勉而中”,无所不通。读每部书象读小说一样,翻过去就知道,读了前面晓得后面,平常拿到书一翻,以前读过的。几时读过?也可说是前辈子读的,但那又怎么来的呢?“充实”而来。

乃至还要扩而充之,达到“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”的境界,这个光辉不是你顶上放光,身上放光,而是心中的光明智慧,自己通达了,无所局限。

“大而化之之谓圣”儒家讲圣,等于佛家讲佛一样,教化众人。

“圣而不可知之谓神”,与天地精神相往来,润物细无声,转化大众到了不可思议的极致境界,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。




也说八道:

一为入道(宁可千日不悟,不可错入道途);
二为学道,学习修道的理论和方法,闻思,得正见、用正思维、正语;
三为访道,对道的研修要请善知识加以指点,深入闻思。
四为得道,通过参悟、解悟、证悟实相,虚空粉碎而灵知了了;
五为修道。悟后真修,性命双修、正炁助道,开启穴轮,正道驭炁,福慧双赢,德智双运,正见正念、正思正语、正业正命、正进、正定(八正道)一门深入,钻木成火;


六为传道,教学相长,深入修行,为普度众生进行传道;
七为了道,通过修道的过程终于得道脱胎换骨完成了修道的过程,一切习气消除,完全证悟空性之妙有。
八为成道,脱离贪瞋痴,跳出三界外,时时楞严定,处处大安乐。
(入学访得修传了成)
胡说八道,指少数民族-胡人讲八道,语音不清楚,别人听不懂。



儒:止定静安虑——和中惯一,存心养性

释:止观禅——万法归一,明心见性

道:静虚——抱元守一,修心炼性


开悟~明觉、觉明;觉知,知觉;明得,得道,道德。


天得一以清。地得一以宁。神得一以灵。谷得一以盈。万物得一以生。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。


“知”,并不是心性道体无上妙法。“知”,不是道的本体。换言之,“知”不是“能”。“知”是由一个能知的“所”生起的一个最初作用而已。


常明云:

知者,心也,觉也,佛也,道也。道者,知性也。知道,见道也。见道,明心见性也。性者,本性,心生也。本性,妙明。本心,明妙也。道也,明也。明道,得到,德道,道德。德者,德人心也,民心自心。明心民心也,亲民也。止,勿妄动身口意也;停止玩忽职守也;停止胡作非为也;正修行于道上也;不变随缘,随缘不变,德行圆满,乃至于——到达无善无恶-无所不所-无是无非-高尚品德!和合天也-地也-人也-心性也-寰宇也-大也-道也。


觉知自觉明明德,

知觉觉他在亲民。

止于至善致中和,

善德圆满圣道成。





附:

大学原文

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
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

自天子以至于庶人。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其本乱,而末治者否矣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此谓知本,此谓知之至也。



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。此之谓自谦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小人闲居为不善,无所不至。见君子而后厌然,掩其不善,而著其善。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?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曾子曰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”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,故君子必诚其意。

诗云:“瞻彼淇澳(音郁),菉(绿)竹猗猗。有斐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瑟兮僩兮!赫兮喧兮!有斐君子,终不可諠兮。”如切如磋者,道学也。如琢如磨者,自修也。瑟兮僩兮者,恂慄也。赫兮喧兮者,威仪也。有斐君子,终不可諠兮者,道盛德至善,民之不能忘也。



诗云:“于戏(呜呼)!前王不忘。”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,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,此以没世不忘也。康诰曰:“克明德。”大甲曰:“顾諟天之明命。”帝典曰:“克明峻德。”皆自明也。

汤之盘铭曰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康诰曰:“作新民。”诗曰:“周虽旧邦,其命惟新。”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。

诗云:“邦畿千里,惟民所止。”诗云:“缗蛮黄鸟,止于丘隅。”子曰:“于止知其所止,可以人而不如鸟乎?”诗云:“穆穆文王,于(音乌)缉熙敬止。”为人君,止于仁。为人臣,止于敬。为人子,止于孝。为人父,止于慈。与国人交,止于信。子曰:“听讼,吾犹人也。必也使无讼乎?”无情者,不得尽其辞。大畏民志,此谓知本。


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:身有所忿懥(zhì愤怒),则不得其正;有所恐惧,则不得其正;有所好乐,则不得其正;有所忧患,则不得其正;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此谓修身在正其心。


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:人,之其所亲爱而辟(僻)焉,之其所贱恶而辟焉,之其所畏敬而辟焉,之其所哀矜而辟焉,之其所敖惰而辟焉。故好而知其恶,恶而知其美者,天下鲜矣。故谚有之曰,“人莫知其子之恶。莫知其苗之硕。”此谓身不修,不可以齐其家。



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,其家不可教,而能教人者,无之。故君子不出家,而成教于国。

孝者,所以事君也。弟者,所以事长也。慈者,所以使众也。康诰曰:“如保赤子。”心诚求之,虽不中,不远矣。未有学养子,而后嫁者也。

一家仁,一国兴仁;一家让,一国兴让;一人贪戾,一国作乱;其机如此。此谓一言偾(fèn败坏)事,一人定国。

尧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从之。桀纣率天下以暴,而民从之。其所令反其所好,而民不从。是故君子有诸己,而后求诸人。无诸己,而后非诸人。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诸人者,未之有也。故治国在齐其家。

诗云:“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”宜其家人,而后可以教国人。诗云:“宜兄宜弟。”宜兄宜弟,而后可以教国人。诗云:“其仪不忒(tè差错),正是四国。”其为父子兄弟足法,而后民法之也。此谓治国在齐其家。



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:上老老,而民兴孝;上长长,而民兴弟;上恤孤,而民不倍。是以君子有絜(xié)矩之道也。所恶于上,毋以使下;所恶于下,毋以事上;所恶于前,毋以先后;所恶于后,毋以从前;所恶于右,毋以交于左;所恶于左,毋以交于右;此之谓絜矩之道。

诗云:“乐只君子,民之父母。”民之所好好之;民之所恶恶之。此之谓民之父母。诗云:“节彼南山,维石岩岩。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”有国者不可以不慎;辟,则为天下僇(lù羞辱)矣。

诗云:“殷之未丧师,克配上帝。仪监于殷,峻命不易。”道得众则得国,失众则失国。是故君子先慎乎德;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财,有财此有用。德者,本也;财者,末也。外本内末,争民施夺。是故财聚则民散,财散则民聚。是故言悖而出者,亦悖而入;货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。

康诰曰:“惟命不于常。”道善则得之,不善则失之矣。楚书曰:“楚国无以为宝;惟善以为宝。”舅犯曰:“亡人无以为宝;仁亲以为宝。”秦誓曰:“若有一介臣,断断兮,无他技,其心休休焉,其如有容焉;人之有技,若己有之;人之彦圣,其心好之,不啻若自其口出;寔能容之。以能保我子孙黎民,尚亦有利哉!人之有技,媢疾以恶之;人之彦圣,而违之俾不通;寔不能容。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,亦曰殆哉!”

唯仁人放流之,迸诸四夷,不与同中国。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,能恶人。见贤而不能举,举而不能先,命也;见不善而不能退,退而不能远,过也。好人之所恶,恶人之所好,是谓拂人之性。菑(灾)必逮夫身。是故君子有大道,必忠信以得之,骄泰以失之。

生财有大道,生之者众,食之者寡,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则财恒足矣。仁者以财发身,不仁者以身发财。未有上好仁,而下不好义者也;未有好义,其事不终者也;未有府库财,非其财者也;孟献子曰:“畜马乘,不察于鸡豚;伐冰之家,不畜牛羊;百乘之家,不畜聚敛之臣,与其有聚敛之臣,宁有盗臣。”此谓国不以利为利,以义为利也。长国家而务财用者,必自小人矣。彼为善之。小人之使为国家,菑害并至,虽有善者,亦无如之何矣。此谓国不以利为利,以义为利也。





关注分享大家成长


点击链接寻妙

 


最近新文点下看:

真修得道

老子:妙真经

找到真师父,修道得大半

头像调频~闪耀灵光

命运在变……

如有神助的秘密

图解丹道内景变化顺序

上·清·胎·息·法

起心动念构造的能量回路

几何振动图,助你开智慧

5个步骤强扫负能量!

教你遨游宇宙

维持高频振动的技巧

阳气补运气-疏通“1号线”

庄子坐忘大通法

辟谷秘术(收藏)

“守”比“补”更重要

《易经》大智

活化DNA层次的手印

《老子》全文译

饮食男女、心性之学

速炼精气神-放松之密

如何接收高维能量?

八大生命真相

打通中脉秘法与感受

女丹歌诀

六字诀养生功

曾仕强、南师讲婚姻的真相(藏学)

生死的秘密

正念饮食训练

怎么得了?!

数息打坐最简单

1元炁

用声音打通经络

钱道玄机

大画:带你入定

何以逆天改命?

三关解读(藏)

冬病夏治在三伏


补肾睡仙功

量子的效应

太阳下的奥秘

你心的见证

想哭,就哭出来吧!

活化DNA-与你的过去和未来连结

提升大脑智能-筑基

怎么走路?

七月半-中元节(视频)

和自己和解

直面死亡

色彩疗法

“笑”的艺术

“沉船”与“法船”并加速

宇宙魔方-河图洛书之秘

中医·减肥 | 能量-体重之秘

悟道-行道……

3分钟背《内经》

声音能量

耳聪目明头面部养生法

九九还阳

心能转物 密

你的光亮你的场

认知的层次


儒文化

释文化

道文化

存心养性·执中贯一

心斋 坐忘

明心见性·万法归一

止 观 禅

修心炼性·抱元守一

致虚极 守静笃

大学之。在亲民。在止。于至善。而后有定,而后能静,而后能安,而后能虑,而后能得!

佛,觉悟

即是佛。

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

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。

何期自性·本自具足,

本自清净,本不生灭,

本不动摇,能生万法。

道,可。

道,非。

常,道!

也者,果何谓也?……

一言以定之,曰

道 者,理   也    乎!

炁 者,能  可  乎!



声明: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,内容转自网络,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,若想亲身实践,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。

感恩原作者,感恩前平台!

死心踏地,上座定时。

身口意定,三密加持

事上制心,安分守己

八道十善,证道净一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